當前位置: 通識 > 漢文化 > 字字珠璣 > 正文
細說(shuō)漢字:彔

1、9《甲文編》307頁(yè)。2、3、10《金文編》498頁(yè)。4、5、6、11《金文編》499頁(yè)。7《楚系簡(jiǎn)帛》590頁(yè)。8《說(shuō)文》144頁(yè)。9《篆隸表》473頁(yè)。
象形字。甲骨文作“
”作“
”,像用轆轤汲水之形,應為“轆”字的象形初文。“轆”古音亦為來(lái)紐、屋部字,與“錄”同音,故可通假。金文字形基本相同。后來(lái)演變?yōu)?/span>“
”和“
”,象形意味稍有減弱?!墩f(shuō)文》小篆即從此字形演變而來(lái)。對于“錄”的造字本義,《說(shuō)文》:“錄,刻木錄錄也。象形。”未免解說(shuō)有誤。甲骨文假借為“山麓”之“麓”:“辛酉,王田于雞錄。”(《合集》37848)金文通用為“福祿”之“祿”。
鐘:“授余純魯、通錄(祿)、永令(命)、眉壽、靈終。”(《集成》1.247)今也用為“録”的簡(jiǎn)化字。(王志平)
——李學(xué)勤《字源》
擴展閱讀

這個(gè)“彔”字本為象形字。甲骨文①就像轆轤在井中吊水的樣子,在吊斗之下還有水下滴。②是金文的形體,與甲骨文基本相似,但其下部又增加了水點(diǎn)的數量。③是小篆的形體,不像汲水的吊斗之形了。④為楷書(shū)的寫(xiě)法。
《說(shuō)文》:“彔,刻木彔彔也。”此說(shuō)不妥。實(shí)際上,“彔”的本義是“汲水的工具”,后世寫(xiě)作“轆轤”,如李璟《應天長(cháng)》:“柳堤芳草徑,夢(mèng)斷轆轤金井。”
請注意:“彔”字在1964年改為“錄”,作“錄”的簡(jiǎn)化字,并且作為偏旁使用,如“祿”、“碌”、“箓”、“淥”、“綠”、“騄”等

刻木彔彔①也。象形。凡彔之屬皆從彔。盧谷切(lù)。
【譯文】彔,刻鏤木頭歷歷可數。象形。大凡彔的部屬都從彔。
【注釋】①彔彔:徐錯《繫傳》:“彔彔猶歷歷也。一一可數之皃。”
【參證】甲文作
,金文作
、
。李孝定《甲骨文字集釋》:“此為井鹿盧之初字。上象桔槔,下象汲水器,小點(diǎn)象水滴形。”文一

漢典:zdic.net
在线观看不卡av|国产成人久久综合第一区|亚洲男人最新版本天堂|亚洲qingse中文字幕|在线观看日本亚欧视频
临海市|
新沂市|
桐梓县|
宁南县|
浮梁县|
广宗县|
铜川市|
嵊州市|
华阴市|
江山市|
青海省|
静安区|
大邑县|
积石山|
石林|
鄂托克前旗|
故城县|
马鞍山市|
宜昌市|
茂名市|
乌兰察布市|
安乡县|
板桥市|
岢岚县|
阳泉市|
太原市|
健康|
丽江市|
永福县|
宜昌市|
霍山县|
博野县|
陕西省|
大悟县|
新巴尔虎左旗|
木里|
常宁市|
浮梁县|
阜平县|
柳江县|
大兴区|
http://444
http://444
http://444
http://444
http://444
http://44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