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前位置: 通識 > 漢文化 > 字字珠璣 > 正文
細說(shuō)漢字:步

1、2《甲文編》60頁(yè)。3、4《金文編》86頁(yè)。5、6、8、11《戰文編》86頁(yè)。7《說(shuō)文》38頁(yè)。9《馬王堆》60頁(yè)。10《秦漢金文•下編》43頁(yè)。
象形字。止、
皆足之象形,左右異向者,一像左足,一像右足,“步”字像左右二足前后相承之形。甲骨文或從“行”旁,示在道路上行走之義。其本義就是行走。《乙》4693:“丙午卜,殼貞:翌丁未王步?”《書(shū)·武成》:“王朝步自周。”孔傳:“步,行也。”均用本義。引申出徐行、追隨義。古時(shí)一舉足叫跬(半步),兩足各跨一次叫步。由此引申為步伐、步驟義,亦引申用為長(cháng)度單位。中山王兆域圖:“從內宮至中宮卅六步。”今指行走時(shí)兩腳之間的距離?!墩f(shuō)文·足部》有“踄”,訓“蹈也”,蹈、行同義,“踄”與“步”當為一字,“步”為象形字,“踄”疊加義旁“足”字?!吨猩酵跽子驁D》“步”字兩止左右并列,形意略有訛變。(陳英杰)
?
——李學(xué)勤《字源》
?擴展閱讀

這是“漫步春芳庭”的“步”字,是個(gè)會(huì )意字。甲骨文①的上部是一只腳趾朝上的左腳,下部是一只腳趾朝上的右腳。左右腳向前走動(dòng)就叫做“步”。②是金文的形體,是兩只腳趾朝上的大黑腳。③是小篆的形體,是正反兩個(gè)“止”,表示前進(jìn)的左右兩只腳。④是楷書(shū)的形體,其上部的“止”字還在,其下的“止”完全失去腳的樣子了。
“步”字的本義是“行走”,如《戰國策•趙策四》:“乃自強步。”意思是:于是自己勉強走路(散步)。再者,古代抬腳兩次為一步,如:“不積跬(kuǐ傀)步,無(wú)以至千里。”(《荀子•勸學(xué)》)所謂“跬步”就是古代的半步,相當于現在的一步。這兩句話(huà)的大意是:不是半步半步地積累,就無(wú)法達到千里之外。至于“步”字作長(cháng)度單位使用,也是從行走時(shí)兩足之間的距離引申出來(lái)的,如:周代的步最大,八尺為一步,秦代稍小,以六尺為一步。
我們讀任昉《述異記》時(shí),會(huì )見(jiàn)到這樣的話(huà):“吳江中又有魚(yú)步、龜步,湘中有靈妃步。”這個(gè)魚(yú)步、龜步、靈妃步是什么意思呢?其實(shí)這些“步”字都是“埠”字的假借字,指水邊停船的碼頭。
請注意:有不少人把“步”字的下面錯寫(xiě)為“少”,右側多了一個(gè)點(diǎn)。

漢典:zdic.net
在线观看不卡av|国产成人久久综合第一区|亚洲男人最新版本天堂|亚洲qingse中文字幕|在线观看日本亚欧视频
渑池县|
湘乡市|
弥勒县|
汉寿县|
凤阳县|
太保市|
文昌市|
象山县|
潞西市|
方正县|
大竹县|
侯马市|
获嘉县|
武功县|
濉溪县|
平果县|
秦安县|
康保县|
定南县|
聂拉木县|
乌拉特前旗|
安义县|
新蔡县|
长宁县|
贞丰县|
师宗县|
大竹县|
当阳市|
长汀县|
泰兴市|
清河县|
共和县|
普格县|
仙桃市|
灌南县|
兴城市|
阿克陶县|
百色市|
丰镇市|
大足县|
北辰区|
http://444
http://444
http://444
http://444
http://444
http://44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