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前位置: 通識 > 漢文化 > 字字珠璣 > 正文
細說(shuō)漢字:束

“束”字是個(gè)會(huì )意字。甲骨文①的外部的方圈是繩索之類(lèi),其中間有三根木柴,也就是用繩索捆綁木柴的意思。金文②是把方圈變?yōu)閳A圈,也是捆綁木柴之意。小篆③是繩圈在內,而“木”在外,不過(guò)變成了一條“木”了??瑫?shū)④是在“木”字的中間加一個(gè)扁“口”,也仍然是束木之意。
“束”字的本義是捆綁,后來(lái)又引申為“管束”的意思,如“束身自愛(ài)”等。從“管束”之義又引申為“束縛”的意思,如“束手無(wú)策”、“莫不束手”等。
“束”與“朿”不同。“束”字封口,“朿”字不封口。凡是從“朿”的字往往與帶尖的東西有關(guān),如“刺刀”的“刺”,“荊棘”的“棘”,“棗樹(shù)”的“棗”。只有“喇”、“剌”、“辣”、“賴(lài)”、“癩”、“鯻”等才從“束”字。
擴展閱讀

指事字。商代金文作
(字形1),省作
(字形2),像兩頭用繩索扎住的橐(橐無(wú)底,所以盛物時(shí)要扎住兩頭),是“束”字的初文,也是“橐”字的初文(參見(jiàn)橐部“橐”字條);又曾借為“東”本義是系,捆。《說(shuō)文》:“束,縛也。”《詩(shī)·鄘風(fēng)·墻有茨》:“墻有茨,不可束也。”《左傳·襄公二十八年》:“士皆釋甲束馬而飲酒。”引申指約束,拘束。《玉篇·木部》:“束,約束。”《莊子·秋水》:“曲士不可以語(yǔ)于道者,束于教也。”又用為量詞,捆兒。《詩(shī)·王風(fēng)·揚之水》:“揚之水,不流束薪。”(冀小軍)
——李學(xué)勤《字源》

漢典:www.hebeinonglin.com
在线观看不卡av|国产成人久久综合第一区|亚洲男人最新版本天堂|亚洲qingse中文字幕|在线观看日本亚欧视频
通化市|
南投县|
瑞昌市|
孟州市|
巴彦淖尔市|
鹰潭市|
岫岩|
平顶山市|
教育|
安义县|
彰化县|
南乐县|
石景山区|
高唐县|
昔阳县|
博罗县|
彰化县|
灌南县|
固始县|
麦盖提县|
阿拉善盟|
伊春市|
泉州市|
平顶山市|
安仁县|
红桥区|
和林格尔县|
仙居县|
奉化市|
磐石市|
巴彦淖尔市|
桦南县|
阳城县|
墨玉县|
荔波县|
黄冈市|
福安市|
铁力市|
文化|
阳新县|
马公市|
http://444
http://444
http://444
http://444
http://444
http://444